黨的十九大將交通強國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擘畫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同時,明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笆奈濉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準確把握交通運輸行業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使命和擔當,必須堅持法治引領,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保障、當好先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率先突破。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作為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做“率先突破”的先行者,繼續深化實化“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這一載體,不斷提高交通運輸領域工作法治化水平。
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要持之以恒抓好學習教育,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各級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領學促學作用,帶動交通運輸系統干部職工認真學習,把科學思想轉化為法治建設工作實效。要廣泛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培訓宣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必須系統謀劃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部門新實踐。及時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圍繞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位一體”建設,把法治政府部門建設放在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整體謀劃、協同推進,謀篇布局新時期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制定出臺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的意見,抓好即將出臺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在交通運輸領域的貫徹落實,出臺分工方案和具體舉措,將“十四五”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與法治建設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
必須加快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貫徹實施《關于完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的意見》,制定《交通運輸“十四五”立法規劃》,在立法質量上下功夫,真正發揮制度優勢,提升治理效能。分類推進重點法規項目。配合完成《海上交通安全法》全國人大審議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國常會審議工作,做好頒布實施后的宣貫工作。加強溝通協調,統籌推進“一法兩條例”同步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推動盡快出臺。有序開展規章制修訂工作??茖W編制部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進一步提高項目質量。嚴格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做好法規清理及立改廢釋工作。加強部內外立法協調。
必須繼續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重塑治理體系。繼續加強對各地改革的跟蹤指導,督促各省重點加大對市縣改革的指導力度,確保任務圓滿完成。針對各地關心的人員編制、執法保障等問題,積極反映協調,爭取改革配套政策盡快出臺。堅持以“四基四化”建設、實施“三項制度”為載體,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印發并組織實施《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素質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持續提升執法隊伍的能力和水平。
必須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主線、“證照分離”改革為抓手、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企業有獲得感為落點,推進“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交通運輸營商環境。深化“放”,充分體現“放”的含金量,向更寬更高更廣更深領域擴展,編制權責清單,法外無清單,確保放得開、管得住、搞得活。優化“管”,抓好《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的落實,組織開展事中事后監管三年行動,構建新型監管體系,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實化“服”,深化“證照分離”“減證便民”工作,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切實拆除“旋轉門”“玻璃門”“彈簧門”,讓改革紅利惠及市場主體。
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交通運輸法治體系是推進交通運輸治理現代化的基礎、保障和支撐,是重塑行業治理體系的核心要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要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系統觀念,加強整體謀劃,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化實化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實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